近日,今年第三季度廣西召開的全區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推進會在貴港召開,代表們考察發現,貴港市財政局職工小區的每棟樓均有既有加裝電梯解決居民出行問題、廣播電視大學小區新改造的小花園里每天都有居民在散步、閑聊……眼前的一切,讓人很難想象這些小區是始建于上世紀的老舊小區。 貴港市大力優化老舊小區改造涉及的相關行政審批事項,市審批部門開設 “綠色通道”,凡涉及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的審批事項,均“優先”辦理,實行容缺辦理、特事特辦,提高審批辦理時速。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貴港市6月底實現了全面開工,開工速度全區第一。 “改”小區環境 老舊小區該怎么“變身”?記者看到,貴港市改造較好的財政局職工小區、廣播電視大學小區、動力機械廠小區、律師樓小區、機械廠小區這5個老舊小區,均已把以往破損的樓棟墻面、樓梯欄桿、屋頂進行了修繕,破損路面進行了改造升級,給水、供電管道進行了一戶一表的改造。為了完善公共配套設施,有的小區新增了室外消火栓、水槍水帶,新增了既有加裝電梯,更換了安全出口及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燈、完善門禁系統和小區視頻監控系統等,有的小區還大力推動智慧小區建設,新增電動車棚、智能充電站等,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提高群眾生活便利性。
除了改造小區建筑物及附屬設施、市政配套基礎設施、小區配套設施、配套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廣西還要求各地要在今年年底前抓緊出臺本地區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方案,加快研究本地區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內容清單、標準和相關政策措施。同時,要結合本地實際出臺改造標準圖集或者技術手冊。在改造中要結合城市風貌改造、文明城市創建等專項工作,充分挖掘和提煉社區的歷史文化,讓文化傳承得以延續,如平改坡、壯錦云等,實現老舊小區的“功能美、和諧美、特色美”。
“改”物業服務 小區在積極改造硬件的同時,也在升級物業管理服務的“軟實力”。為避免住建部門唱“獨角戲”,貴港市住建部門主動向政府主要領導匯報,不斷建立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相關職能部門各負其責、街道實施、社區協同、居民參與的工作機制,加快形成多方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改 ”思想觀念 當前,老舊小區改造還存在“要我改”的觀念和“等靠要”思想,居民參與改造的積極性不高,企業、居民出資意愿不強。為改善這種情況,貴港市與貴港電視臺、公交廣告公司等多家媒體合作,為老舊小區改造營造了濃厚的社會氛圍。今年3月初,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仍然嚴峻的形式下,貴港市組織青年志愿者、社區干部300多人次走進全市180多個老舊小區,對1.6萬多住戶進行問卷調查。貴港市本級2020年計劃改造的48個小區共6496戶居民同意改造率達99.7%。此外,貴港市財政按照項目總投資10%的標準安排前期工作經費,并在全區發行第一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政府專項債券1億元,積極解決資金難題。 |
 【打印】【關閉】 |